跨国药企在国内研发投资超过120亿元/年
来源:蒲公英Ouryao
经济观察网记者瞿依贤11月7日消息,跨国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药品研制与开发行业委员会(RDPAC)在进博会上发布“以高水平开放推动医药创新”的药企研发亿元主题蓝皮书(下称“蓝皮书”),蓝皮书指出,国内一项RDPAC2022年的投资内部调研显示,超过90%的超过跨国药企表示中国市场在其全球的战略重要性将在未来3-5年保持稳定。
从引入生产线、跨国提供中国市场稀缺药品开始,药企研发亿元跨国药企在中国的国内投资范围从市场和生产扩大到了研发环节,现在更是投资将中国研发中心融入其全球研发策略和体系。跨国药企给中国带来了从产品到管理、超过技术、跨国人才和质量标准等等全方位的药企研发亿元新鲜血液。
从1980年国内引入第一家外资药企日本大冢制药株式会社,国内至1997年,投资丹麦制药企业诺和诺德在北京设立研发中心,超过成为第一个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的跨国生物制药企业。跨国药企已从市场和生产扩大到了研发环节。
蓝皮书指出,截至2020年,跨国药企在中国共设立了25个研发中心,每年研发投资超过120亿元,并在中国大陆拥有超过13万名员工。至2018年,世界排名前50位的跨国制药公司纷纷在中国安营扎寨,一些跨国药企的市场重心也开始向中国转移。
现在,这些研发中心吸引的那批具有国际水准的回国研发人才,和中国研发中心培养出来的新药研发精英,已经成为近十年来中国生物医药公司的研发掌门人或企业家。
蓝皮书认为,中国制药行业走出了一条合作、发展、国际化的道路,中国成为全球同步研发网络的重要一员,行业也逐渐成长为全球不可忽视的一支力量,跨国药企更是成为中国创新生力军的重要一员。
在“治已病”方面,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1年中国累计上市了280种新药,跨国药企贡献了2/3,聚焦在肿瘤、心血管系统和消化/代谢等疾病负担最大和增速最快的几大领域。